2025-01-26 08:28
我有個博班學長是哥倫比亞人,畢業後聯絡上,後來他講中文更進步了,但就是不太順暢。 後來才意識到:口語常說的「了」、「嗎」、「呢」、「吧」、「啦」,對非中文母語者表達時態跟意圖的困難耶… 1.他吃掉了我的巧克力! 2.他吃掉我的巧克力了! 3.他吃掉我的巧克力了嗎? 4.他吃掉我的巧克力了吧? 5.走吧?走嗎?走了吧?走了嗎?走了啦! 有時候他會把「呢」跟「嗎」混著用:例如,「你什麼時候可以嗎?」,其實我知道根據上下文,他是想問「你什麼時候可以呢?」 語感跟語言真是博大精深。
41
回覆
11
轉發
3

作者

Leo Wu
leowutf
profile
粉絲
346
串文
175+

回覆

轉發

24小時粉絲增長

發文前

344

發文後24小時

346

變化

+2 (0.58%)

互動率

(讚 + 回覆 + 轉發) / 粉絲數
15.90%

回覆 (BETA)

最先回覆的內容
發文後用戶內容
2 小時內
profile
Levi
levisdiaries
了:放在動詞後方表達動作的完成或放在句尾表達狀態的變化。 嗎:把陳述句轉換成問句。 呢:強化語氣,本身無義,所以也非必要,也不一定只有問句能用。 吧:建議或有預設立場的提問。 啦:表達強烈情緒,可正可負。 1.他吃掉我的巧克力這件事發生了。 2.我本來有巧克力,現在被吃掉就沒了。 3.我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吃我的巧克力所以問一下。 4.我覺得是他把我的巧克力吃掉的所以才這樣問。 5.建議或是預設立場的提問(不走嗎或是想走了)、單純提問(要不要走)、預設立場的提問(想走了或是認為某人走了)、單純提問、表達不耐煩的情緒。 最後,呢跟嗎並不能混用。你給的第一個例句「你什麼時候可以嗎」嚴格來說文法是錯的。理由是,當句子裡有「什麼時候」、「為什麼」、「什麼」、「幾」、「多少」、「哪」之類的疑問詞或動詞加上否定重複時,不需要用嗎,因為已經很明顯是問句了。 但是「你什麼時候可以呢」是正確的,因為呢只是單純強化(疑問)語氣而已。
一天內
profile
Ethan Wang
wangethan7
其實呢嗎的分別應該是中高級華語,母語者通常馬上可以靠語感分辨,但華語學習者判別確實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刻意訓練。文法上是只要有疑問詞在前面,語尾就是使用「呢」,這是最容易理解的方式,但要非母語者在表達自由意志的對話中使用確實還是需要時間堆疊,只能說母語的技能真的太強大!😂

© 2025 Threadser.net. 版權所有。

Threadser.net 與 Meta Platforms, Inc. 無關,未經其認可、贊助或特別批准。

Threadser.net 也不與 Meta 的"Threads" 產品存在任何關聯。